現(xiàn)在衛(wèi)生間的墻磚主要以小磚為主,尤其是10cm以下的小磚制作壁龕,具體需要多少瓷磚,這也是要根據(jù)你實際面積進行估計的。衛(wèi)生間壁龕尺寸一般通常從墻邊挑出0.1~0.2米左右。
壁龕可以用來作碗柜、書架等。
它不占建筑面積,使用比較方便。壁龕的位置設置必須考慮家具布置和使用方便,同時要注意墻身結(jié)構(gòu)的安全問題。尺寸主要看你自己在墻身上留出多大空間來量身定做的?,F(xiàn)在可以根據(jù)你自己的喜好進行規(guī)劃。
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。
計算方法如下:1地面地磚在精確核算時,考慮到切截損耗,購置時需另加約3%-5%的損耗量。地磚、墻磚、石材粗略的計算方法。
2房間的地面積÷每塊地磚面積×(1+10%)=用磚數(shù)量(式中10%系指增加的損耗量)。
地磚、墻磚、石材精確的計算方法。3(房間長度÷磚長)×(房間寬度÷磚寬)= 用磚數(shù)量。4舉例:長5mm,寬4mm的房間,采用400mm×400mm規(guī)格地磚的計算方法。5m÷0.4mm=12.5塊(取13塊)4m÷0.4mm=10塊。
13×10塊=用磚總量130塊。5墻磚:墻磚的品種規(guī)格有很多,在核算時,應先從施工圖中查出各種各樣規(guī)格磁片的飾面位置,再計算各個位置上的磁片面積,然后將各處相同的品種規(guī)格的磁片面積相加,即可得各種磁片的總面積,最后加上3%的損耗量。擴展資料:1可以利用這個公式大致算出所需要的瓷磚量:(裝飾面積÷每塊瓷磚面積)×(1+5%),就是施工時所需瓷磚塊數(shù),其中5%是施工損耗量。
導讀:瓷磚幾乎是每個家庭在裝修房子的時候必選的一種裝飾物,因為它不僅外表美觀,而且容易清洗,當我們?nèi)ミx擇一款自己喜歡的瓷磚風格時,都會出現(xiàn)尺寸上的問題,因為我們選擇瓷磚的時候不僅僅要考慮瓷磚的外觀,還需要考慮瓷磚的尺寸,每一款瓷磚它們的尺寸都會有所不同,雖然看似相差不大,但是在鋪貼的過程當中,幾毫米的誤差都可能會導致鋪貼失敗,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瓷磚是如何計算的吧。計算瓷磚的方法:方法/步驟一、瓷磚規(guī)格的計算:1、釉面磚常用規(guī)格:152×152mm(43.3片/平米),200×200mm(25片/平米),200×300mm(16.7片/平米)等;2、通體磚常用規(guī)格:300×300mm(11.2片/平米),400×400mm(6.3片/平米),600×600mm(2.8片/平米),800×800mm(1.6片/平米)等;3、拋光磚常用規(guī)格:400×400mm(6.3片/平米),600×600mm(2.8片/平米),800×800mm(1.6片/平米),1000×1000mm(1片/平米)等;4、?;u常用規(guī)格:400×400mm(6.3片/平米),300×600mm(5.6片/平米),600×600mm(2.8片/平米),800×800mm(1.6片/平米),1000×1000mm(1片/平米)等;5、微晶石常用規(guī)格:800×800mm(1.6片/平米),1000×1000mm(1片/平米)等;6、仿古磚常用規(guī)格:150×150mm(44.5片/平米),300×300mm(11.2片/平米),600×600mm(2.8片/平米),300×600mm(5.6片/平米)等;二、瓷磚的用量計算方法1、按面積計算瓷磚片數(shù)1)首先要測量出鋪貼空間地面墻面尺寸,計算出面積(長×寬)。
如果需訂購瓷磚先在店里選好瓷磚,然后把家里尺寸測量好,按照您所選的瓷磚尺寸算好各種磚需要多少量再購買。
尺寸測量:廚房衛(wèi)生間(長、寬、高尺寸和門窗寬、高尺寸),其他無需要貼墻磚的地方只需要測量長、寬尺寸即可(如臥室和客廳)。其實測量尺寸很簡單,自己一會兒功夫就搞定了,最好自己測量,因為您不在本地購買瓷磚,裝修公司吃不到回扣,他們心存不滿,也許會給你少算幾平方或多算幾平方,故意給您制造麻煩就不好了。(注:測量廚房衛(wèi)生間高度時,只需測量上層下水管道最低位置與地面的距離值)2)計算公式總片數(shù)=瓷磚鋪貼面積(平方米)÷(單片瓷磚的長×單片瓷磚的寬)如:20平方米,鋪貼300×300mm規(guī)格的瓷磚共該買多少片磚?計算公式:總片數(shù)=20M2÷(0.3m×0.3m)=222.2(片)注:計算片數(shù)時應該單位要統(tǒng)一,計算后若有小數(shù),一般采用‘向上取整’的方法計算,即223片,還須另加上施工損耗(一般就是6%-8%)再購買;2、按長度計算腳線、邊線、腰線的片數(shù)首先測量出要貼腳線、邊線、腰線的總長度值;計算公式:總片數(shù)=總長度值÷單片腳線、邊線、腰線的長度值.如:要貼腰線的長度為15m,選用600mm×100mm規(guī)格的腰線??偲瑪?shù)=15÷0.6m=25片。
如有計算后有小數(shù)點,一般也采用向上取整的方法計算。加上幾片施工損耗購買即可。上面就是幾種計算瓷磚規(guī)格以及瓷磚用量的方法,你了解了嗎?如果你也想要在家中鋪貼瓷磚,那么了解瓷磚計算方法也是非常必要的,我們在選擇瓷磚時不僅要選擇瓷磚的風格,還有考慮瓷磚的規(guī)格以及瓷磚的用量,相信通過以上的方法,我們就可以快速選擇自己需要的瓷磚以及需要瓷磚的數(shù)量,如果你也對計算瓷磚感興趣,那就趕快來了解一下吧。
正式介紹以前,不識字的小伙伴請跟我念,壁(bi)龕(kan),一聲不謝。壁龕是家庭裝修中的新元素,由宗教建筑演變而來,一方面有顏值,可以美化墻面,另一方面收納功能強大,是小戶型的必備利器。
壁龕雖美,卻不是每個家庭都適用。
首先要具備一定的基礎條件:墻壁厚度少于30CM不建議開鑿。壁龕深度建議為15-20CM,太淺沒實際用途,太深則失去美觀性。其次是安全,承重墻絕對不能開壁龕,否則會有坍塌危險。 非承重墻的前提下,三招科普壁龕開鑿的正確姿勢,招子都放亮了啊喂。
1開工前首先要考慮的是壁龕和衛(wèi)生間墻面的比例協(xié)調(diào)。一般來說,最實用的地方是洗手盆左側(cè)或右側(cè)的旁邊,但這兩處無法設計較大尺寸,有實用性但欠缺美觀性。衛(wèi)生間較長的話則建議在洗手盆對面設計壁龕。
實際開槽的尺寸一定要大于設計尺寸5-10CM,這樣才不會妨礙瓦工工作。 2壁龕具體尺寸需要參考所選瓷磚,實際尺寸應該為瓷磚尺寸的整數(shù)倍而不應該出現(xiàn)零差。換句話說,如果用30*30CM的瓷磚,那么壁龕尺寸就應為30*60或60*120CM等等30CM的倍數(shù),此時設計任何非30CM倍數(shù)尺寸的壁龕,例如48*69CM,則意味著瓷磚得切割才能粘貼上,會導致最后的效果不盡人意。
3衛(wèi)生間用瓷磚鑲嵌的壁龕,四框應盡量做45度碰角設計,不要用陽角裝飾條封邊才能展現(xiàn)壁龕最美的效果。缺陷就是邊角變薄后防撞能力會變差。 如果喜歡藏光式壁龕,那么應該在墻面開槽后先暗埋管線做好基礎準備。
最后找一個靠譜師傅就不用強調(diào)了吧,師傅活兒好不好直接影響整體效果,要從大局考慮,不要為了省錢草率選擇半瓶醋專家。
壁龕占用的面積不大,從墻邊挑出10~20cm就足夠了,恰好是一個包下水管的寬度,高度沒有特殊的尺寸要求,一般距地面1米。砌磚壁龕的制作相對于比較麻煩,且施工工藝要求高。
現(xiàn)在衛(wèi)生間的墻磚主要以小磚為主,尤其是10cm以下的小磚制作壁龕,必須以整磚施工,這就與施工前期的測量、放樣和反復精確計算密切相關。
擴展資料在設置壁龕時,要特別注意墻身結(jié)構(gòu)的安全問題,壁龕不是簡單粗暴地在墻壁上砸洞,而是在額外加出來的,同時要注意承重墻一般是不適合做壁龕的。衛(wèi)浴間設計壁龕最為常見,而且真的很實用,一般衛(wèi)浴間比較潮濕,安裝收納架或者收納板,鐵的怕生銹,木的怕掉色,所以鑲嵌在墻里面再用瓷磚貼面,是很多業(yè)主會有的選擇。在淋浴房里增加一個壁龕,洗漱用品就得到了有效收納,取用方便,又不用額外增加收納物品,尤其適合小的衛(wèi)浴間。
瓷磚用量一般是按面積進行計算,瓷磚用量計算公式為:總片數(shù)等于瓷磚鋪貼面積除以(單片瓷磚的長乘以單片瓷磚的寬),比如一個面積為20平方米的房間,鋪貼300乘300mm規(guī)格的瓷磚,套用公式,瓷磚總片數(shù)等于20除以(0.3乘以0.3)等于222.2片,計算片數(shù)時單位要統(tǒng)一,計算結(jié)果若有小數(shù),一般采用“向上取整”方法計算,取整數(shù)即為223塊,但購買瓷磚時,需要加上6-8%的瓷磚損耗,以免裝修時材料缺少的情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