瓷磚的原材料是使用瓷土、粘土、石英沙等材料混合以后做出來的,根據(jù)混合比例、燒制的溫度等不同的技術(shù)手法處理,就做成質(zhì)地不同的瓷磚,而且,市面上的品種很多。全瓷磚的吸水率最低,吸水率低,代表著機械強度大,耐磨、抗壓、硬度大。
同時胚體不吸水,我們最擔心的使用過程中瓷磚吸水發(fā)霉的情況絕對不會發(fā)生。
但是也有缺點:價格極高,粘貼不牢固,鋪貼時,瓷磚吸收水泥砂漿里的水分,可以和水泥粘連更牢固。全瓷磚幾乎不吸水,必然導(dǎo)致粘貼不牢。陶磚的吸水率最低,但是低也有低的好處——粘貼牢固,幾乎是唯一能夠適應(yīng)墻面鋪貼的瓷磚,半瓷磚也能勉強貼墻面,但是效果不好,必要的時候還需要在水泥里加膠,對環(huán)保性非常不友好。但是過低的吸水率導(dǎo)致陶磚不耐磨,無法適應(yīng)地面積水的環(huán)境。
廚衛(wèi)使用的一般都是陶瓷磚,客廳一般使用是瓷磚。一般來說,廚衛(wèi)瓷片鋪貼前是需要泡水的,您在選購瓷磚的時候可以跟導(dǎo)購確認一下。密度較低的瓷磚,因為自身質(zhì)量較輕,孔隙較多,干燥的緣故,在鋪設(shè)時,避免收縮和吸水嚴重,需要泡水,比較適合用于墻面。
一般來說,我們購買的瓷磚在鋪貼之前都是需要泡水的。同時,在選購時要主要瓷磚的吸水率指標,劣質(zhì)瓷磚吸水率越高,表面會膨脹而龜裂,影響使用效果,為此選購之前要注意。瓷磚往水盆里放的時候,一定要釉面朝上,陶面朝下。
如果釉面朝下,瓷磚角互相磕碰,容易掉瓷。磚從盆里撈出來的時候,地面要墊上包裝紙箱,同樣要將瓷磚背靠墻放,釉面朝上。如果反了,就是釉面的尖角著地,因為瓷磚的角很脆,容易磕掉瓷。
選瓷磚時,我們常聽到“泡水磚”“全瓷磚”的說法。光憑字面,不少人認定泡水磚質(zhì)量沒有全瓷磚好,實際上這個看法有些片面。
為了讓大家更好地理解二種瓷磚,今天給大家好好聊聊。
二種瓷磚最大的差別是吸水率?!叭纱u”的吸水率<0.5%,“泡水磚”的吸水率通常>0.5%。也就是說,“全瓷”和“泡水”代表的是瓷磚的不同特性,與質(zhì)量好壞并沒直接關(guān)系,所以不能看到泡水瓷磚,就認為是差的瓷磚。因為瓷磚吸水率過高,容易吸收水泥砂漿中的水分,影響粘性,這樣日后瓷磚發(fā)生空鼓、脫落的風(fēng)險高。
在貼磚前先泡水,讓瓷磚吃夠水,鋪貼時減少水分吸收,才能讓瓷磚更穩(wěn)定牢靠。全瓷磚本身吸水率就低,所以在鋪貼時,就沒必要進行泡水處理,直接水泥砂漿上墻即可。全瓷磚吸水率低,密度大,耐磨耐刮擦,這點泡水磚比不上。
但要知道,密度越大的瓷磚鋪貼難度也會很大,偶爾還需要用膠水輔助鋪貼,環(huán)保度和鋪貼難度比泡水磚要高。硬度高,耐磨,不易碎裂。這是全瓷磚最大的優(yōu)勢,這也是為什么地面瓷磚大多是選擇全瓷磚的一個原因。
全瓷磚具有超高的硬度,表面是非常耐磨的。而且瓷磚非常的結(jié)實,不容易碎裂。另外還有一點就是它的吸水率非常低,所以它的抗污性能非常好。
這點與泡水磚相比是最大的優(yōu)勢。泡水磚的密度很差,表面有一層釉層,釉層磨損以后,瓷磚就非常容易破損的,不耐污。所以說,地面是不能夠選擇釉面磚的,只能選擇全瓷磚。對于泡水磚的常見類型,實際上是墻磚 。
一些粘貼在我們傳統(tǒng)家庭衛(wèi)生間墻上的釉面磚大多屬于泡水磚 。這種瓷磚屬于陶瓷磚 。事實上,泡水磚通常在我們上面提到的石器磚和細碎磚中很常見 。事實上,說白了,吸水率在3%以上 。
就我個人而言,我認為它們屬于泡水磚 。這些瓷磚大多需要在鋪設(shè)前浸泡在水中 泡磚的特點 。泡沫磚內(nèi)部有很多孔,所以在使用前浸泡在水中,以確保瓷磚內(nèi)部處于潮濕狀態(tài) 。然后我們在使用前將瓷磚表面的水陰干燥,這樣我們就可以使用水泥砂漿進行粘貼 。
水泥砂漿粘貼后,可浸泡這些孔隙,然后水泥砂漿將正常凝固 。如果我們不浸泡這種水磚,就會出現(xiàn)一種情況,即水泥砂漿的水被迅速吸收,導(dǎo)致水泥砂漿不能正常凝固,強度下降 。最后,瓷磚的鼓和脫落可能會發(fā)生 。
廚房裝修中,除了地面要鋪瓷磚外,墻面也需要全貼瓷磚。因為廚房做飯燒菜會產(chǎn)生大量水蒸氣和油煙,抽油煙機不可能全部抽干凈,總有一些會附著在墻面和頂棚上,再粘上空氣中漂浮的灰塵,過一段時間就必須要清理。
墻面全部貼上瓷磚就是因為瓷磚表面光滑,方便清理,一擦就干凈了。
頂棚因為重力的關(guān)系,不能用瓷磚而用輕型材料做吊頂,易于擦拭且整潔美觀。另外,炊事難免水點和廚余掉在地上,地面鋪上瓷磚也比其他材料好搞衛(wèi)生。所以絕大部分家庭廚房地面也都是采用瓷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