絲綢一種紡織品,用蠶絲或合成纖維長絲織成。用蠶絲或人造絲織成的織品的總稱。
蠶絲纖維由兩根呈三角形或半橢圓形的絲素外包絲膠組成,橫截面呈橢圓形。蠶絲纖維為蛋白質纖維,絲膠和絲素是其主要組成部分,其中絲素約占3/4,絲膠約占1/4。絲膠和絲素由18種氨基酸組成,約含97%的純蛋白質。絲膠是水溶性較好的的球狀蛋白質,將蠶絲溶解于熱水中脫膠精練,就是利用了絲膠的這一特性。由于絲膠和絲素的氨基酸組成不同,絲素為纖蛋白,絲膠為球蛋白。桑蠶所吐之絲全長可達1000米以上。
以桑蠶絲為原料,將若干根繭絲抱合膠著繅制而成的長絲,又稱真絲。機器繅制的絲稱為廠絲,白繭繅的絲稱為白廠絲。用簡易機械和工藝,以次繭為原料繅制的絲稱為土絲。經精練脫膠后的絲,稱為熟絲。而未精練的絲,則叫作生絲。由于桑蠶絲從栽桑養(yǎng)蠶至繅絲織綢的生產過程中未受到污染,因此是世界推崇的綠色產品。又因其為蛋白質纖維,屬多孔性物質,透氣性好,吸濕性極佳,而被世人譽為“纖維皇后”。
(1).真絲:桑蠶絲(桑)、柞蠶絲(柞)、桑絹絲(桑絹)、柞絹絲(柞絹)、桑軸絲(桑軸)、柞軸絲(相等軸)、蓖麻絹絲(蓖)的總稱。
(2).粘膠人造絲(粘膠絲):由粘膠方法制成的再生纖維素纖維的總稱,是主要的人造絲,是人絲綢的主要原料。制作工藝:是用木材、棉短絨等纖維素為原料制成紙粕,再浸于18-25℃濃(18%上下)氫氧化鈉溶液中1-2h,再壓榨到漿粕質量的2.6-2.8倍,生成堿纖維素。再經粉碎、老化、加工硫化碳黃化生成纖維素黃酸酯,再溶解于衡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成為粘膠。粘膠經熟成、脫泡、過濾后,在經紡絲機從噴絲頭的細孔中壓入由硫酸、硫酸鈉和少量硫酸鋅所組成的凝固浴中凝固、再生、拉伸成絲。然后將卷繞成絲餅,經水洗、脫硫、澡白、上油、和干燥后成為粘膠人造絲。
(3).粘膠人造棉:(學名:粘膠纖維。定名:粘纖)原料和生產方法同粘膠人造絲,只是在紡織機從噴頭的細孔中壓入由硫酸、硫酸鈉和少量硫酸鋅所組成的凝固浴中凝固、再生、拉伸形成絲,再集束拉伸后切成適當長度的短纖維,再經脫硫漂白、上油和干燥為人造棉。再經紡紗機紡成紗。
(4).銅氨人造絲(銅氨絲):用上等木漿、棉短絨漿粕為原料,溶解在由銅四氨氫氧化物{Cu(NH3)4COH2}組成的銅絡合鹽溶液的銅氨溶液中制成紡絲溶液,經混和過濾和脫泡后紡絲。以水為凝固浴,水法成形是在"漏斗紡絲"。然后通過酸浴將纖維素完全再生,再水洗、上油、干燥而成銅氨人造絲。
(5).醋酸人造絲(醋脂絲):用纖維素為原料,一般采用高***甲種纖維素的精制棉絨漿為原料,在催化劑存在下與醋酸酐作用,其分子上羥基的氫原子被乙?;〈扇姿崂w維素酯。醋酸化反映可在非均態(tài)下進行(主要用于濕防法制造纖維),也可在均態(tài)下進行直接紡絲。起光澤相似桑蠶絲。
(6).錦綸絲(短絲稱錦綸,長絲稱錦綸絲):習稱:耐綸、尼龍、卡普隆。由酰胺鏈與脂族基或脂環(huán)基連接的線刑大分子構成。根據縮聚組分的碳分子個數來簡稱各相應的脂族聚酰胺纖維。如聚酰胺單體聚合成。聚酰胺66纖維是由含有6個碳原子的已二酸縮聚而成。光澤分為半光、有光。外型似蠶絲,用其為原料的織品,稱仿真絲稠。
(7).棉綸絲(短絲稱滌綸、長絲稱滌淪絲):習稱:滌綸、的確涼。由元醇與二元酸或W-羥基酸等合成的聚脂線刑大分子構成。用溶體紡絲法制成纖維,而后進行加工制成絲。外型似蠶絲,用其為原料的織品,稱仿真絲稠。
(8).維綸絲(短絲稱維綸,長絲稱維綸絲):習稱:維尼龍、紗綸。由聚醋酸乙烯酯經皂化而成的高聚物。
(9).腈綸絲(短絲稱腈綸,長絲稱腈綸絲):習稱:奧綸、開司米綸、愛克蘭。丙烯腈的聚合稱。丙烯腈的聚合屬自由莖型鏈式反應,生產中多采用溶液聚合法。根據所用溶液(介質)的不同,又可分為均相溶液聚合和非均向溶液聚合。均向溶液的溶劑有硫氰酸鈉的濃水溶液、二甲基亞砜、二甲基酰胺等;非均相溶液多用水為介質,在聚合過程中高聚物不斷沉沉淀析出。
均相溶液聚合反應所得的聚合液就直接紡成腈綸絲。
(10).丙綸絲:(學名:聚丙烯纖維。習稱,聚丙稀、帕綸。定名,短絲稱丙綸,長絲稱丙綸絲)。(丙)由丙烯聚合而成的高聚物。
(11).氯綸絲:(學名:聚氯乙烯纖維。習稱,無美龍、氯綸。定名:短絲稱氯綸,長絲稱氯綸絲。)(氯)由氯乙烯經自由基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。
(12).棉紗(棉):用棉花經紡績成紗。
(13).毛紗(毛):用羊毛紡績成紗。
(14).麻紗(麻):用苧麻、黃麻、亞麻纖維紡績成紗,常用規(guī)格同棉紗。
(15).金錢線革(鋁皮):不耐高溫的,用鋁箔粘合在兩層纖維素醋酸丁酯薄膜之間,靠透明的粘著劑粘結,鋁皮色彩決定在粘著劑中所加的醋纖顏色。用于不須煉的熟織物。
相關閱讀:
浪漫絲綢吊燈 營造如夢意境
古典不失現(xiàn)代風尚 絲綢吊燈